技术中心

冠菌pFMT|肠菌移植治疗将成为未来医疗的新支柱!

发布时间:2025-02-22 浏览数:212

中国医学科学院在2024年中国医学发展大会上发布了《中国21世纪重要医学成就》和《中国2023年度重要医学进展》。

《中国2023年度重要医学进展》聚焦我国学者在2023年度取得的重要成果,其对当前和未来可能产生重要影响,具有较高国际关注度或应用潜力,最终有43项重要进展入选。

其中,在临床医学领域、医药领域,有三项以肠道菌群为切入点的研究成果入选《中国2023年度重要医学进展》名单,这不仅是肠道微生态领域的里程碑,更为大众健康提出了新的解决思路和方向。


《中国2023年度重要医学进展》名单
01临床医学领域:肠道菌群为直肠癌患者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发表在《Cancer Cell》杂志上的“肠道菌群介导的核苷酸合成减弱了直肠癌对新辅助放化疗的反应”研究,对126名中国LARC患者前瞻性收集的353份粪便标本进行了16S rRNA扩增子测序,以确定放化疗对应的菌群变化,从肠道微生物源代谢产物的角度解读直肠癌细胞对放化疗反应的机制。
02医药领域:肠道菌群为慢性肾病患者带来希望
在药学领域,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蒋建东等团队的研究成果“揭示小檗碱通过抑制肠道菌产生的尿毒症毒素改善慢性肾病的机理”获得了高度评价。
  同时,近年来,肠肾轴的概念逐渐被阐明,肠道菌群代谢物与肾功能变化之间的更多相关性被揭示。目前,采用肠道菌群干预治疗CKD的策略包括粪便菌群移植、益生元、益生菌、饮食干预或药物干预以缓解疾病进展。特别是,基于肠道菌群的药物干预治疗CKD已成为当前研究的新热点。
研究中,研究了小檗碱(BBR)对慢性肾病(CKD)的治疗作用,发现 BBR 可以消除 CKD 中肠源性尿毒症毒素,改善肠道菌群结构。此外, BBR 可抑制肠道细菌酪氨酸代谢生成对甲酚,其机制可能与 BBR 抑制梭状芽胞杆菌增殖有关。基于以上发现,本研究首次发现 BBR 可以通过肾轴改善 CKD,提示 BBR 在治疗 CKD 方面具有显著的潜力,为慢性肾病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03医药领域:肠道菌群为败血症引起的肝损伤患者提供了新思路


在医药领域,澳门大学和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梁丽娴等团队的研究“揭示复方八味败毒散可增加肠道菌群约氏乳杆菌及调节巨噬细胞抗炎活性减轻败血症引起的肝损伤”也成功入选。

肠-肝轴是指肠道和肝脏之间的微生物、代谢和免疫相互作用的双向关系。在过去的20年里,人们已经很好地了解了败血症期间关键器官(如肝脏和肠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器官间的交流。肠道微生物区系失调与肠道屏障功能、免疫功能和肝脏损害有关。

该研究的发表为脓毒症中“肠-肝-免疫轴”提供了新的见解。数据显示,八味败毒散通过增加肠道微生物群约氏乳杆菌L.johnsonii来缓解败血症所致肝损伤(SILI),有助于维持小鼠的肠道完整性并促进巨噬细胞的抗炎活性。

此外,约氏乳杆菌L.johnsonii通过增强肠道完整性和促进IL-10+M2巨噬细胞的抗炎活性来逆转 SILI。由于减少 SILI 的治疗方法有限,该研究通过调节肠道菌群,为败血症引起的肝损伤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干预思路。


  关于中科冠菌

  中科冠菌(广东)健康产业集团专注于“初幼菌群移植pFMT”的科研与临床实践,持续致力于肠道菌群-疾病的相关性及因果性的机制研究,通过AI(人工智能大数据)+BT(生物技术)建立精准初幼肠菌移植系统,实现基于肠道菌群的精准诊断、治疗及“脑肠轴”活体菌药的高效开发及应用。
作为行业内的先行者,医疗中科冠菌(广东)健康产业集团《中国抗癌协会整合诊治肠道微生态技术指南》同行业唯一参编委员单位,两项“基因检测”领域国家标准计划的主要起草单位之一,十三项国家团体标准的发起及核心参编单位,是中国菌群移植领域标准化建设的领航者!
广州中科冠菌拥有P2级实验室、医学检验所等资质,搭建了成熟的肠道菌群检测评估系统、供受体配型溯源系统,自主研发菌群分离设备及耗材、经内窥镜给药管等创新医疗器械,具备充足独特的初幼供体库pFMT资源、创新的菌液和胶囊制剂制备工艺、完善的微生态制剂产品线。我们的技术已在多家知名医院成功实施,临床效果显著,受到业界广泛认可。
  我们诚邀您加入冠菌pFMT菌群移植项目,共同开启健康科技的新篇章。让我们携手合作,为人类健康事业贡献力量!有意者请联系我们【晴晴老师:15219497357】。


留言咨询

提交

信息提交后,将有专人联系您!